孔可立先生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,从事书法篆刻艺术研究与教学40余年。初师鲁颜公,后潜心金文、石鼓、小篆、两汉隶分及魏晋六朝摩崖石刻,尤钟情于《毛公鼎》、《散氏盘》、《石鼓文》、《张迁碑》、《石门颂》、《鲜于璜》、《爨宝子》、《郑文公》、《张猛碑》以及墓志铭。他不仅广搜博采,通碑融帖,而且还取精用宏,师古翻新,与时俱进。他的书法功力深厚,法度严谨,高古典雅,苍利隽秀,动静相生,形神兼备,个性鲜明,独步一蹊。
他之所以能够跋上书法之巅,要得益于他对中国书法无穷奥妙的精深感悟、精辟解读、经典诠释。他常说,作为国粹的中国书法艺术,博大精深,形如高山流水,势如烈火猛兽,薄如雾,细似纱,形态千变万化,给人们的视觉产生美的冲击,引发人们去构想,去遐思,去追溯。他的神奇与美妙是世界上任何文字所不能比拟的,是独一无二的独立学科门类,是人类文明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织部份,是中华先祖赐予我们的瑰宝,也是炎黄子孙的骄傲。
书法大都以弘扬祖国的名山大川,赐予人们警句格言、诗词歌赋等健康向上、催人奋进的精神食粮为要旨。它既能磨练人的毅力,拓展人们的观察、想象力,还能陶冶情操,培养情趣。不仅是营造构建和谐社会文化氛围的有益载体和平台,还能为人们在学习、工作和家庭生活增添几许雅致和播散几份温馨。在名川大山、楼宇场馆、公园亭阁、机关学校、商号居室到处都飘逸与散发着他的风姿和芳香。
为让自己的作品富于较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,他在继承传统功力的基础上,再注入个人的情感,注入自己的创作灵感。而他的情感与灵感源于多彩的生活,源于鲜活的社会实践,源于名山大川和师友、书本魅力的领略感悟,并将之幻化为作品创意。是情感与灵感的交融和凝聚,使得他富有激情的力作更加充满了生机与活力。
而今,他虽已功成名就,但他却仍学问习书,教文授技,在书法、技法与理论中不断探索与升华。他时常告诫他的学生,书法要延续,要发展,就要与时俱进,开拓创新,笔笔感应时代脉搏,字字引领书法风韵。此外,要使自己成为一个书家,而不是一名书匠,不光是着力于自身功力的磨砺,而且还要具备广阔的知识,深厚的社会阅历和书德人品德修为。文雅博士之心境,颇具先圣之遗风。
为了表达他作为一个省政协委员、市民革党员和社区居民对总理的仰慕、爱戴和敬意,特意将精心撰写的“兴邦治世,勤政爱民”和书镌的“燕翼贻谋”两幅横披书法作品双手呈给温总理,温总理满面笑容,欣然接受。由于他献给总理的作品均为篆书,孔可立先生一边详细地向总理讲解着作品文字内容,温总理一边微笑着托起作品仔细端详,饶有兴趣地十分认真的听取孔可立先生的讲解,过后,亲切地握着孔可立先生的手说“谢谢你”。
原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,现任中国壁画委员会主任侯一民在观展后感言:书画同道,都需要有功力和磨练,但是,绘画和书法之间又有差别,需要品格和德性的自我体验,书法比绘画相对来说要难,难就难在书法比绘画更抽象,在一定程度上娴熟的技巧在绘画中可以掩饰作者在学养、人品和德性方面的缺陷。而书法则不然,它在一笔一画之间,既表现作者的功力,同时也掩盖不了他在品格、德性以及学养等方面德缺陷。孔可立先生的作品,在功力上是下过大功夫的,同时,也可以看出来他在人品和德性方面的修养。一位名家在留言薄上激扬文字:“胸怀开阔,才气纵横,不知是佛、是仙、是儒、是侠。”
十几年来,那些在全省甚至在全国都产生重大影响的政协提案:“政府110联动为市民服务”案、“温情治理‘麻木’”案、“汉阳外滩花园爆破拆卸”案、“龟山三国城《赤壁之战》壁画留存”案……“声音之道,与政通亦。”圣人之言依旧响彻耳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