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羲之的行书从刘德升、钟繇一脉传来,在“章草”的基础上,把“行押书”向前大大加以推进,把行书推到了相当成熟的高度。
王羲之《兰亭序》被尊为“天下第一行书”,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在于书家显赫的身世。《兰亭序》的诞生,就令人神往。晋穆帝永和九年(353)三月初三,王羲之与谢安、孙绰、支道林等名士41人,雅集会稽兰亭,流觞曲水,饮酒赋诗。五羲之为诗集作序,《兰亭序》即当时酒后所书之手稿。据传,王羲之次日酒醒,数度謩清,均不及原稿。
《兰亭序》的流传,最富传奇色彩。它在陈以前未名于世,初唐始见于文献,最早著录于褚遂良《右军书目》,但不久即陪葬唐太宗于昭陵。所幸的是,唐太宗在“贞观十年(636),乃拓十本以赐近臣”(刘餗《隋唐嘉话》)。此后,《兰亭序》分作两脉:一是摹本与临本,相传出自赵模、冯承素、虞世南、褚遂良等初唐国手;二是刻本,最著名的是传为欧阳询拓临,摹刻于唐朝内府的《定武兰亭》,至于各种翻刻本则不计其数,据统计,仅较著名者就有140余种之多。